今年5月19日,合肥野生動物園發佈靈長區室外場館暫停對外開放公告。經過4個多月的升級更新,9月29日起,靈長區恢復對外開放。
此前,合肥野生動物園發佈公告稱,爲升級動物園設施和場館,更新園區動物的展示方式,全面提升遊園品質,合肥野生動物園靈長區室外場館於5月19日至9月30日進行除險加固,暫停對外開放。
據合肥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,原有舊靈長區動物籠舍面積基本在10至20平方米左右,而室外場館則在500至1000平方米之間,居住着松鼠猴、阿拉伯狒狒、白頰長臂猿、白眉長臂猿和環尾狐猴。
中国海外诺信(00464.HK)完成配发8750.8万股认购股份
“早期靈長區的觀景設計,是傳統的‘猴坑’,遊客在周圍俯視參觀,這樣的外場管對動物來說略顯無聊,且存在一定的壓迫感,動物展示出來的自然行爲就會減少。”工作人員表示,“猴坑”加大了投喂管理的難處,容易讓動物產生乞食行爲,甚至會讓動物吃到不該吃的食物,影響動物健康。
而新開放的靈長區共配備12間動物籠舍,摒棄傳統的‘猴坑’觀賞模式,採用玻璃幕牆進行動物展示,將單調乏味的“繞坑觀賞”改成了有視覺落差的“動線觀賞”。
“這樣改造,能夠增強觀賞效果,縮短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,也可以防止投喂發生。”工作人員介紹。同時,動物園通過綠化栽植、安裝木屋、搭建爬架等方式進行環境丰容,既可以爲動物提供隱蔽空間,又可以豐富景觀效果,便於遊客們觀賞動物的自然行爲。
據悉,新開放的靈長區計劃展出白眉長臂猿、白頰長臂猿(2籠)、山魈、綠猴、赤猴、褐捲尾猴、獼猴、阿拉伯狒狒、藏酋猴、黑帽懸猴、環尾狐猴,既有老朋友,又有新面孔。猴界速度擔當的赤猴、金黃帶綠色調皮毛的綠猴、因方臉走紅網絡的黑帽懸猴……邀請你來打卡靈長區!(記者 孟一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