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競合進入新的平衡期?

Home / 金融新聞 / 中美競合進入新的平衡期?

中美競合進入新的平衡期?

直新聞:陳先生,中美剛成立經濟和金融兩個工作組,來重建兩國在經濟領域的溝通機制,但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卻施壓世貿組織,要求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,你怎麼看美國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?

特約評論員陳冰:從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,美國對華經貿、科技和市場政策,基本上運用一切手段進行封堵打壓。用美國人的話說,是全面競爭。用中方的話說,是美國對中國開展零和博弈式的“激烈競爭”,把中美關係向競爭和對抗的方向推進。儘管中美競爭激烈,但中國竭力用相互尊重、和平共處、合作共贏的“三原則”,來替代美國的競爭、合作、對抗“三分法”,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重回理性務實、健康穩定的正道。美國在經貿和外交碰壁中,也越來越感到中美無法“脫鉤斷鏈”,兩國要管控競爭,不能出現大的衝突,否則對中美兩國和世界各國都不利。

拜登總統剛剛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承認,中美要以責任的方式,管理兩國的競爭關係,避免雙方從競爭態勢,轉向衝突發生。今年美國高官接連訪問中國,包括向世貿組織施壓要中國加快改革的戴琪,也表達了急於訪問中國的意願,這就意味着中美競爭與合作進入新的平衡期,進入一個調整期。新的平衡期的一個顯著特徵是,合作的分量在加重,對抗的氣息有所淡化。或者說經過幾年的中美博弈,現在基本上確定了合作和競爭的領域,雙方都認爲要儘量避免直接對抗,特別是軍事衝突。

砂之王冠

這樣我們就很好理解爲什麼會出現合作中有競爭,競爭中有合作的現象。中美兩國成立經濟和金融兩個工作組,旨在保持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政策溝通,重建對話機制,解決和化解一些具體的分歧,避免陷於衝突和對抗。但這並不意味着兩國就步入合作共贏的理想狀態,競爭和交鋒依然存在,中美博弈仍然是主流。美國在半導體、微電子、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等領域,對華採取較嚴格的限制和打壓政策。

美國剛公佈的所謂芯片法案“護欄”最終規定,自詡爲“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”,實則是徹頭徹尾的科技封鎖和保護主義行徑,企圖把中國、俄羅斯等國排除在半導體產業之外。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所謂的要中國繼續市場化改革,減少“非市場”的補貼政策等等,都是一些政治話語,看美國的補貼政策有多少,就知道她批評中國是沒有根據的。她還稱今年底前要完成對華301關稅審覈,說將在是否繼續加收關稅和保護美國利益方面取得平衡,這分明是在向外傳達這樣一種信號,中美在關稅方面還是有談判的餘地。總之我認爲中美關係正在重返健康穩定的軌道上,雙方有爭執有分歧,但也在加快接觸,適度妥協,管控危機,目前正處在改弦易轍前的撲朔迷離中。

直新聞:基辛格博士在參與外灘金融峰會時說,中美應當相互學習,相互合作,避免抱持單邊優勢的心態,否則將損害到人工智能管理等新興領域,你怎麼看?

富江再现

特約評論員陳冰:基辛格博士是老資格的外交家和國關學者,經歷了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,因此他向來理性務實,對中美關係重要性的認識尤其深刻。他在講話中說了三層含義,首先是真正的國際化、全球化進程中,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,因此中美唯有合作,才能建立一個穩定全新的國際秩序。

想让哈尔滨孩子2023年上民办小学、初中?这些条件你得知道!

其次是針對當下的中美關係指出出路,認爲兩國“脫鉤”風險極大,對兩國都是劣勢,中美關係應當相互溝通,相互學習,相互監管。比如說目前熱門的人工智能,中美只有進行更多的對話,更多的合作,才能共同發展,爲人類造福。否則,人工智能有可能誤入歧途,成爲人類安全的一種威脅。

第三是他暗示,美國要阻止中國的崛起是辦不到的,最重要的是對國際社會不負責任。我今天也讀到一篇文章,是美國《外交雜誌》刊發的,說拜登政府試圖在半導體、微電子、量子信息技術、人工智能、5G網絡、無人機和電動汽車等敏感技術領域對華設限,以此來阻止中國的發展,是不會成功的。文章說阻止中國發展,美國曆屆政府都嘗試過,但都失敗了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,美國在許多關鍵技術上對華封鎖,阻止中國的發展,包括核武器、太空技術、衛星通信、全球定位系統、超級計算機等方面,但美國都失敗了。比如1999年美國限制中國使用地理空間數據系統,同時也對GPS實施了限制,而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北斗衛星系統,比GPS系統更好,定位更準確。文章還就當下美國對華芯片限制作出預測,說這一限令將導致美國企業年收入損失830億美元,裁減12.4萬個工作崗位,年度研發預算減少120億美元,資本支出減少約130億美元。

從長遠來看,這將使美國更難以在全球範圍內競爭。反過來看基辛格博士的忠告,我們就知道他是爲美國而着急。也許再過幾年,美國會恍然大悟,中國提出的“相互尊重、和平共處、合作共贏”三原則,纔是人間大道。

直新聞:美國正在強化所謂“印太戰略”,一方面擴大美國在菲律賓東部沿海的軍事部署,一方面試圖向越南出售F-16戰鬥機,你認爲東南亞會成爲“火藥桶”嗎?

“中老柬铁路”要落地了?大V:越南如愿以偿被泛亚铁路边缘化了

谭复生alter似乎在异世界拯救祖国的样子

特約評論員陳冰:東南亞的確是美國爭奪的重點區域,不僅這裡將是世界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,也是制約中國影響力的關鍵區域。因此美國首先強化與菲律賓的軍事聯繫,在擴大菲律賓西北部的軍事存在後,現在又設法擴大在菲律賓東部沿海的軍事部署,進一步綁定菲律賓,迫使菲律賓在美國戰略的各個方面服從美國意志。

英外相:英澳加强防卫联系 反制陆侵略

今年美國也加強了與越南的合作,拜登總統前往越南訪問,把美越關係提升到全面戰略伙伴關係,在加強制造業和礦產開發合作的基礎上,試圖把軍事合作加入進來,因此現在傳說美越就武器轉讓協議展開談判,主要是美國要向越南出售一批F-16戰鬥機。

美國的意圖很明顯,一旦越南使用了美式武器,就難擺脫受美國操控,武器系統是掌握一個國家安全命脈的關鍵。但是美國要把東南亞變成“火藥桶”,恐怕還是有一定難度的,包括越南在內,對美國保持着警惕。況且中國和東盟互爲第一大貿易伙伴,這種聯繫是外來勢力很難突破的。

200+剧集、百余部综艺,2024年长视频平台“卷什么”?

美國之所以要加強與越南的軍事合作,主要是看到菲律賓太弱了,而越南是東南亞國家軍事力量首屈一指的,但也要知道,越南對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十分謹慎,況且越南是一個奉行“四不”政策的國家,即不加入任何軍事聯盟、不在現有競爭中支持一個國家對抗另一個國家、不允許在其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、不允許以武力相威脅該地區的任何權力。所以說,美國要介入越南的軍事事務,是比較難的,但不排除會向越南出售一些美國武器。

作者丨陳冰,深圳衛視《直播港澳臺》特約評論員